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太原海关与上海海关就区域通关事宜达成合作意向,建立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结对关系。这是继北京海关、天津海关、青岛海关、南京海关、深圳海关、石家庄海关和乌鲁木齐海关後,太原海关建立区域通关合作机制的第8个口岸海关,为山西企业进出口打造出更多便捷通道。
山西地处内陆,既不沿海又不沿边,在实行区域通关以前,山西企业进口货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口岸报关,口岸清关”,这种报关方式,企业要派专门人员“跑港口”,要在报关前准备好所有的单证,结汇过程复杂,直接影响出口退税速度,无形中影响了资金的周转率;二是实行转关运输,这种报关方式必须使用海关监管车辆,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且存在着多次开箱查验,增加费用的可能。
“以前进出口一批货物最短也要花上3天时间跑港口,现在10分钟就能办完所有手续。”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储运部副经理赵博说,去年该企业出口2,000万美元的货物,支付滞港费等各种费用就花费了数十万元,自从获批A类企业享受区域通关便利後,支付的费用一下子就降低了近10%左右。
“区域通关实行後,企业通过‘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真正把沿海港口搬到了家门口。”太原海关关长吕伟红表示,下一步,太原海关还将根据企业进出口通关需要,积极与满洲里海关、呼和浩特海关“联姻”,继续扩大区域通关 围,打通更多的“出海口”,为山西加快推进转型跨越提供更加便利的通关服务。
太原海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山西省参加“区域通关”企业27家,今年前10个月,太原海关共办理区域通关报关单766票,同比增加63%。监管货运量234万吨,增长1.54倍,货值8.17亿美元,增长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