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曾经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如今已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小商品出口到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门到门监管”发展到“旅游购物模式”再到如今实施的“市场采购模式”,海关监管模式的变化不仅让小商品出口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也见证了整个义乌外贸市场的成长与发展。
2002年,为了支持义乌外贸市场发展,金华海关成立了驻义乌办事处,提供办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转关等一条龙服务。2005年,义乌有65%以上的经营户都承接外贸业务,发展了20多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商品制造产业,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誉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市场。
为促进义乌小商品的快速发展,2007年9月,海关总署为义乌小商品制定的《海关总署关于支持浙江义乌小商品出口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义乌小商品出口货运监管操作规程》出台实施,出口种类覆盖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种的义乌小商品迎来了“旅游购物模式”这一全新的海关出口监管模式,从此享受到家门口报关、简化申报等一系列通关便利。这个在义乌外贸从业者中被叫做“0139”(旅游购物模式)的新监管模式规定,外国旅游者或国内贸易公司在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不申请出口退税和外汇核销、采用集装箱装运出口的义乌小商品采用“旅游购物商品”模式监管,简化申报手续,以“章”为单位,将8000多个税则号的小商品在申报时简化为98个。
2009年,义乌海关正式成立,成为了杭州关区内首个设立在县级市的隶属海关。2011年3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积极支持义乌市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其核心就是探索建立“市场采购”的崭新的贸易方式。
通过调研,杭州海关适时推出了“联网监管”的政策,也就是说,海关对“网内”商户开放出口货物通关的“绿色通道”,允许出口小商品自动预归类,简化报关手续,并实行“信任放行,抽查验核”制度,降低通关成本,逐步推进人民币直接交易,无需外汇核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