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川机场集团最新数据显示,11月成都双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连续第四个月分别超过深圳宝安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预计全年客货量都将坐稳全国第五大机场的位置。
由于上海拥有两座机场,因此从吞吐量上看,成都已经跃居全国第四大航空城市,领跑北上广之后的第二集团。
宝安、虹桥和双流三座机场的此消彼长,反映出的是东西部区域在一些产业转移方面的格局变迁。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院长张锦表示,IT厂家的产业转移,助推了成都空运服务的需求。事实上,2011年初,成都就把赶超深圳成为航空第四城作为预期目标。
中国民航局《2010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580.6万人次,宝安机场为2,67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方面,双流机场为43.2万吨,上海虹桥机场为48万吨。
2011年8月,双流机场的旅客和货邮吞吐量首次分别超过宝安机场和虹桥机场,此后一直保持这一态势。四川机场集团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1至11月,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686.5万人次,超过去年全年,累计超出宝安机场104.7万人次。
张锦表示,成都有了英特尔、富士康等企业进入,尤其是IT厂家的产业转移,使得成都航空需求增长特别大,而双流机场第二跑道的启用又提高了运输能力,从供需两个方面共同使成都运量大幅增长。
成都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1至9月,便携式电脑出口44.49亿美元,去年同期数据仅为2.6万美元。而在四川进出口商品运输方式中,航空出口7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6.2%。
与成都航空运输数据节节攀升不同,2011年8月以来,全国民航月度主要生产指标中,除旅客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保持个位数增长外,货邮周转量和货邮运输量都是负增长。
事实上,从历年各项数据来看,成都双流机场就一直保持着中西部第一。当地媒体报道,在2011年年中,四川省再度向民航局上报将成都明确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航空枢纽。
张锦表示,处於第一集团军的前三大城市遥遥领先,如果成都产业结构和综合运输体系没有搞好,“第四把交椅”这个位置也有可能不保,而且也面临周边城市紧追猛赶。
2010年旅客吞吐量数据方面,北京首都机场是7,394.8万人次,上海为7,187.74万人次(浦东机场4,057.86万人次,虹桥机场3,129.88万人次),广州则为4,097.57万人次。成都、深圳、昆明、西安、杭州、重庆等城市则处於第二集团军。
双流机场第二跑道2011年年中开始常态化运行,重庆江北机场二跑道去年底已经投用,目前正在兴建第三跑道,西安机场也在兴建第二跑道,而昆明则在建设第二机场。
不仅如此,为了打造枢纽机场,各地纷纷组建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比如,重庆组建重庆航空,而四川收编鹰联航空之后组建成都航空。
中国民航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研究建设成都新机场。谈及成都第二机场的前景,知情人士表示,未来可能是两种方向,一是整个机场外迁形成大枢纽,另外一个可能是两座机场并用。
近年来,一些地方大规模进行机场建设引来舆论质疑。张锦表示,就目前成都、重庆和昆明而言,无论是二跑道还是二机场,客观上讲都是出于全球供应链内在要求,只是机场建设一定要经过充分调研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