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银行统计,2004年中国产生的废弃物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废弃物生产国,而且废弃物的产生量还在持续增长中,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到2030年时,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弃物将相当于美国的2倍。
我国被垃圾包围不仅仅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有了更多的生活消费,从而产生更多的生活垃圾,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我国变成了全球的垃圾集散地。
据统计,中国每年接收的废弃塑料占全球产生的垃圾总量的50%以上。2016年,中国进口的废弃塑料就达 730 万吨,总值达 37 亿美元(约合 250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产生的垃圾总量的56%。
除了废弃塑料,各种各样的垃圾都在源源不断地被运往中国。2017年,我国的回收材料进口量达240亿美元,占全球肥料贸易总额的1/4。每年总计约3200万吨废塑料、纸张和纸板运往中国,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另外还有大量的废金属,特别是给城市铺设线路或制诰电子产品所需要的铜。
就在中国被垃圾一点点包围的时候,另外一个环保问题早已经吵得沸沸扬扬,那时一个谈PM2.5就人心惶恐的时代。有的人因为环保问题考虑移民国外,有的人因为环保问题不愿意被外派到中国工作。
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越来越多,没有人知道最后一根何时会来到。就在人心惶惶的时候,国家就环保问题重拳出击,希望一举改善国内环境恶劣的糟糕局面。
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2017年年底前,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品种,将打击洋垃圾走私作为海关工作的重中之重,严厉查处走私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电子废物、生活垃圾等违法行为,赢得举国上下的一致支持,却也让国外的废弃物行业公司一片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