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以来,继金融界大规模震荡后,实体经济也开始陆续萧条。可能纸面上老生常谈,什么危机、什么风暴、什么倒闭,还不能给人以一种具体的恐惧感。但具体用一些数字,可能就会让你立即感受到,今年的“冬天”相当寒冷。
宏观上全球经济增长由10月预测的3.9%降低到3.7%,2009年由3.0%降低到2.2%,全球贸易2008年和2009年增速预测分别为4.6%和2.1%,远远低于2007年7.2%的增长率。
金融上美国银行原先的老大——花旗银行,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受到的损失可能在80亿—100亿美金之间,甚至更高。而且市场对花旗银行的信用正在不断持减,有破产的可能,花旗银行为了挽救投资者信心,已经裁员5万人。目前花旗银行的股值由第一已降至第四。
实体航运上船头老大马士基航运,亏损1.68亿美元,裁员700多人;东方海皇更是裁员1000人。其他各船公司都是不同程度的裁员与缩减运力,抽回资金减少订单,以保证在未来不可预期的危机中,先做好截流准备。
在航运上,真正的“冬天”其实远不是现在这么简单,在未来的航运、造船、集装箱、出口贸易等上,将是一轮又一轮的风暴。在一环又一环相扣的航运各界,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资金欠缺、外贸订单减少、出口货物聚减、集装箱运输量下降、海运费用暴跌、船公司运作困难、新船退建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着实让人感受到严寒的危机。
而且,运至08年末11月下旬,航运业新一轮的危机出现。随着租船市场与班轮市场行情继续滑坡,集装箱运力过剩的情况已越来越明显。据上海航运交易所称,目前遭封存的集装箱船已有100艘。
无论是不定期船船东还是船公司都开始命船抛锚,只留少数船员在船上,他们尚在考虑是否需要将船彻底封存。据了解,尽管大家都在大谈“封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船舶遭彻底封存。不过,一业内人士表示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日本商船三井(MOL)在经历金融风暴冲击后调低了全年盈利率,且20年来首次将大型船只封存,以及将7艘海岬型船提早送往拆解,以应对现时需求不足和运费过低的情况。
马士基航运(MAERSK)则表示由于BDI连日来暴跌至几百点,运费已经不足以保证其正常运行,所以也不排除封存10-15艘中型集装箱船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在正常运力过度下挺过越来越恐怖的航运业。
中远航运(COSCO)在欧线上撤下四组运力,撤下来的船,有些向其他航线转移,但有很多船停驶。东方海皇在裁员1000人的基础上也已经把封船纳入计划。
越来越多的船公司开始缩减运力、封存船只,在海洋上运行的船舶相比原先红红火火的海运市场,已经相当萧条。而且,封存还不算,新造船市场依旧陷于停滞之中,已经有一船东要求将一批1,800 teu的集装箱船订单改为建造油轮。这样一来,市场上的集装箱运输量将会进一步收缩。
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船只在不断封存、新船在不断退订,但集装箱船租船交易却异常活跃,甚至是5年来同期最高的。不是其他利好原因,只是由于市场不好,航商不愿意冒险在投资建造新船或运行大船从而导致空舱,只是利用租船的短期成本,从而保证其正常运力。实际上,最近所有成交的租船和约上,长度都在6个月或6个月以下,多为租约展期或转租。租金也便宜很多,2,000-2,999 teu集装箱船的平均期租价格已跌至12,400美元/天。相比之下,07年该船型分类的平均租价水平在20,000美元/天以上。1,300 teu-1,999 teu集装箱船的平均租价水平则降到了9,300美元/天附近,07年则为15,460美元/天。
在全球经济不容乐观的时下,越来越多的危机正考验着挣扎在生死线上的航商们,08年虽然已临近末尾,但真正的寒冷可能正等待着航运各界,希望对他们来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式的历练成功,才是最后的结果。[易舱网]